一、灌溉
灌溉:是弥补自然降水在数量上的不足与时空上的不均、保证适时适量地满足植物生长所需水分的重要措施。以往的植物绿化工程,很多没有配套完整的灌溉系统,灌水时只能采用大水漫灌或人工洒水。不但造成水的浪费,而且往往由于不能及时灌水、过量灌水或灌水不足,难以控制灌水均匀度,对植物的正常生长产生不良影响。随着城镇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大量集中,工业和生活用水迅速增加,旅游、休闲、运动场及居民小区等各种绿地面积越来越大,城市供水的紧张状况日益突出。传统的地面大水漫灌已不能满足现代绿化灌溉的要求,采用高效的灌水方式势在必行。
园林绿化中使用最广泛的节水灌溉的方法主要有喷灌和微灌技术,如果我们想使整个面积都得到相同的水量,通常用喷灌,如草坪灌溉。如果我们想让某一特定区域湿润而使周围干燥时,可采用微喷灌或滴灌,如树根灌溉。滴灌有时也用于草坪地下灌溉。园林绿化喷微灌技术以及其节水、节能、省工和灌水质量高等优点,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
二、园林节水灌溉系统的组成
一个完整的节水灌溉系统一般由:水源、首部枢纽、控制系统、管道系统和灌水器几部分组成。
1、水源
园林灌溉系统可用的水源类型很多。包括水库水、河流、水井、市政供水管网和中水等等。只要是水质达标,都可以作为灌溉用水。
2、首部枢纽
水泵作用是从水源取水,并对水进行加压、水质处理、肥料注入和系统控制。
过滤器就更不用说了,它是去除灌溉水中的杂物,用来提高灌溉水质量的设备。水质是设计者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常用的过滤器有:筛网式过滤器、叠片式过滤器等几种。
筛网式过滤器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过滤设备。它的过滤介质是不锈钢筛网或尼龙筛网。它利用滤网直接拦截水中的杂质,去除水体悬浮物、颗粒物,降低浊度,净化水质,减少系统结垢、菌藻、锈蚀等产生,主要用于过滤灌溉水中的粉粒、沙子和水垢等污物。
叠片式过滤器是用数量众多,像鱼鳃一样的塑料圆片叠加,作为过滤介质。叠片式过滤器的使用与作用与筛网过滤器相同,不容易损坏,使用寿命较长。
3、控制部分
园林灌溉系统的控制部分,就相当于我们人类的大脑。所有的灌水指令,都是从这里发布出去的。它是灌溉系统中,最精密复杂的一部分了。而整套系统的关键部分,就是这个中央控制系统。
4、管道系统
从水源处提取的灌溉用水,在灌溉系统首部枢纽中,经过加压和过滤,就要输送到各个植物的根系周围去了。而承担这项输送任务的部件,就是管道。管道在灌溉系统中起着纽带的作用,它就相当于我们的血管,管道将所有设备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输水网络系统。
在这个交织密布的输水管网里,不同的管网,承担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5、灌水器
为植物供给水分的最后一个部件,就是灌水器了。灌水器相当于我们人体的功能器官。
它是灌溉系统中最末端的设备,它将水按照需要的方式输送给植物。灌水器的类型很多,从外露喷头到地埋式喷头,从摇臂喷头到齿轮驱动喷头,从大流量的喷头到低流量滴头。种类丰富,用途广泛。
园林节水灌溉中的喷灌与微灌技术,就是根据灌水器的类型而进行分类的。
三、园林节水灌溉系统的维护
园林灌溉系统投入使用以后,我们要对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适时、正确的维护。对整个系统的有效运行,避免水的浪费,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和延长系统寿命是十分必要的。其中喷灌设备所使用的喷头,是系统维护的主要部分。
1、喷灌设备的维护
目前市场上的地埋式喷头,大多是封闭壳体,基本上接近免维护的状况。但在大多数园林灌溉系统中,地埋式旋转喷头作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仍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只要管理和维护人员认真按照正确的步骤并使用合适的工具进行操作,维护起来并不困难。
对灌溉系统进行检查时,主要是检查每个喷头喷洒角度设置是不是正确,喷头旋转是否正常,有没有草叶、草根等杂物影响喷头的正常工作,喷嘴是否磨损、密封圈是否漏水等等,有时也会发现喷头壳体破裂和喷头内置滤网堵塞的情况。维护人员只要对每个喷头的运行情况仔细观察,上述这些问题大多数都不难发现与解决。
2、微灌设备的维护
除了喷灌设备以外,微灌设备所使用的滴头或微喷头,最常出现的问题就是出水口堵塞了。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灌溉水中的杂质过多,导致出水口堵塞。解决的办法,一是对过滤系统进行清洗,二是更换被堵塞的滴头或微喷头。如果使用的是管上式滴头的话,可以直接在被堵塞的滴头旁边,安装上一个新滴头就成了。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在我国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只有做好农业建设工作,才能为提高我国国民综合经济水平提供充分的保障。而在农业建设工作中,水利灌溉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水利灌溉技术也是保障农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措施。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水资源的利用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社会进步推动了工业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大,再加上工业和环境对水资源的污染,已经引发了非常严峻的生态问题,这也迫使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才能合理利用水资源,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中的合理应用,是我国节约水资源的一大进步。
1、当前我国田间灌溉存在的问题
(1)水资源利用不合理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耕作是我国五千年历史积累下来的习惯,农田水利技术也是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在探索的社会问题。在水资源应用过程中,非常多的区域都存在着水资源浪费的情况。农业作为水资源需求最大的产业,假如在农业建设中没有合理利用水资源,且没有提出科学、有效的水资源利用整治措施,会对区域附近生态环境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作用,农业发展中水资源浪费严重,也会对民众的社会生活形成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作用。所以,在现阶段加强农田水利技术研究,在农业发展中合理利用水资源,积极推广优秀的农田水利技术,提高田间灌溉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水利资源和农业制造配置不均匀
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和水资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水利资源和农业制造量的配置不均匀,水资源浪费严重,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区域水资源匮乏的问题,部分地区水资源匮乏严重,而有的地方水资源极为充沛,这种分配不均的问题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长此以往,水资源紧缺问题也会加剧,这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会形成极为不利的影响作用。
目前,我国农业区域的灌溉措施和制造措施存在很大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我国灌溉水资源的浪费和闲置,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无法使水利灌溉达到最佳效果,也难以对我国农业发展形成有力的保障作用。在农业建设过程中,合理配置水资源,开展各种农业措施改进实验,不断对我国农田灌溉技术进行改革和优化,已经成为当前农业建设的主要任务,而农田水利技术的改进,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农业制造业的发展,合理利用水资源,最大程度避免水资源浪费情况的出现,保障民众的社会生活稳定,为我国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2、田间节水灌溉新技术的应用研究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和进步,水资源利用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农业作为一个水资源用量比较大的产业,农业建设过程中研究水资源合理利用已经成为主要的任务。将现有的科学技术应用到农田水利技术研究中,并结合我国农业灌溉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农田灌溉技术,这对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和实现水资源合理应用的重要目标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在不断研究下,目前我国农田灌溉技术做了有效的优化,喷灌技术、低压管道输水技术、膜上灌技术以及微灌技术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使用效果。
(1)喷灌技术
喷灌是由水泵加压或自然落差形成的有压水通过压力管道输送到田间,再经过喷头喷射到空中,形成非常细小的水滴,均匀地洒落在农田,实现农田灌溉的最终目的。经过不断的优化和推广,喷灌技术在农田灌溉上取得了非常好的应用效果,目前我国使用喷灌技术的农田已达到80多万公顷。
喷灌技术可以应用于除水稻外所有的大规模农田作物,甚至包括蔬菜和果树种植业也可以应用喷灌技术,喷灌技术的适应性强,将我国农田灌溉从传统人工作业变成机械化、自动化,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步。但是,在多风的情况下,喷洒不均匀,在一定程度上也形成了水资源浪费的问题。
(2)微灌技术
微灌技术指的是在按照作物生长对水资源的需求,通过管道系统和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灌水器,将水和作物生长需要的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输送。相对于其他灌溉技术,微灌技术具有省水、省工、灌水均匀、增产、节能以及对土壤和地形适应性强的优势,但是,微灌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灌水器出口堵塞,要使微灌技术可以将效果发挥到最大化,在农田灌溉应用过程中还需要做好维护工作,避免微灌系统出现问题。所以,在农田灌溉中合理应用微灌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膜上灌技术
这种技术一般适用于棉花、玉米、花生以及瓜类种植上,这种灌溉技术具有非常好的节水效果。主要是由于这种灌溉技术属于局部灌溉,只浇灌农作物,通过地膜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灌溉田面的蒸发,可以将水分保持很长时间。
将这种技术应用于水资源匮乏的地区,既可以实现农田灌溉的目的,又可以有效减少水资源蒸发,将农田水分维持比较长的时间。除此之外,膜上灌可以保证灌溉均匀,可以在保证作物水分充足的情况下,避免泥土板结的问题出现。所以,当前农田灌溉合理应用膜上灌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1)水资源危机已经到来
众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尤其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是实现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早在1972年联合国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和1977年召开的水资源会议就向全世界发出警告:水不久将成为一项严重的社会危机,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便是水川。而今占世界人口总量40%的80个国家缺水,其中26个国家严重缺水,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受到不同程度水源危机和污染严重的威胁。水资源日益成为不亚于能源和粮食不足的一个严重问题,并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这使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水不仅是农业的命脉,也是经济发展的命脉,人类生存的命脉,水的重要性已成为国际共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已为世界各国所重视。而就如何合理高效利用有限的淡水资源,充分发挥资源效益已成为一个全球性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2)节水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在诸多缺水国家之中,我国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之一。我国的水资源总量约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200m³,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从理论研究上讲,有“开源”和“节流”两条路可走。但实践中开源已不具多大潜力,因为水资源毕竟是有限的,且过度的、无节制的开发将造成水资源严重枯竭,进而导致各种危害人类社会本身的生态环境问题,制约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节流却是行之有效更具潜力的方案,因为传统粗放的用水方式造成了水资源的巨大浪费。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低下使水资源在节流方面呈现巨大的挖掘潜力,因此节水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而在各行各业、各方各面中,农业是用水、也是浪费水资源的大头,更有必要进行节水技术的探讨和研究。
(3)微灌技术的发展
农业用水的合理使用和发挥最大效益应该说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节水将是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于是,节水灌溉便提上了日程,节水灌溉技术以其节水、增产、节地、省工等优点变革了传统粗放落后的灌溉方式和灌溉管理方式,其能够有效改善作物产品品质,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对促进农业现代化,扩大内需,开拓国内市场,带动节水灌溉设备的产业化具有显著的作用。
在当今世界上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人口不断膨胀,水资源危机波及全球的情况下,节水灌溉技术一出现便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促使各国在节水灌溉技术及设备方面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开发。目前,全国节水灌溉面积仅占有效灌溉面积的30%左右。农业用水的主要方式仍然是大水漫灌,粗放低效。
因此,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把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大幅度节约农业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预计21世纪必将是节水的世纪,21世纪的节水农业技术将是农业科技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节水灌溉将具有更为广阔的前景。
(4)温室微灌是发展的趋势
温室设施生产是科学技术含量较高的一种生产形势,其通过人工、机械或自动化技术来调控气象条件和栽培介质等环境因素,克服恶劣的自然条件的影响,为作物创造良好的水、气、热环境,使作物处于最佳生长状态,以大幅度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提高经济效益。微灌技术的应用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根据多年来的节水灌溉应用的实践,在温室中推广微灌技术势在必行,且与其它节水灌溉相比,温室大棚的节水灌溉方式效果最好,节水最明显。这种方式可根据作物生产过程中对水的需要进行灌溉,采用先进的灌溉设备,可以做到适时、按需对作物灌水,水的利用率可达90%以上。这种灌溉方式将是我国今后节水灌溉的主要发展方向。
灌溉是影响温室生产效益的重要因素。灌水不仅是为了调控土壤湿度保证作物对水分的需求,提高水分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而且灌水对作物生长环境小气候的影响较露地生产更为明显。长期沿用畦灌与沟灌等传统灌溉方式往往会造成土壤板结、养分流失、灌水量大、肥料用量高。由于灌水量与土壤湿度、空气湿度同步增加,极易形成高温、高湿状态,产生病虫害,特别是黄瓜的霜霉病与立枯病难以控制,造成农药用量逐年增加。其次灌水量大而频繁,而地下水资源有限,温室面积又逐年增加,普遍出现用水紧缺现象。再次,早春时节灌水后使地温明显降低,使作物生长缓慢,根系不发达。因此旧的传统灌溉方法已经制约了温室作物产量和质量的提高。
近几年来,我国微灌技术的推广应用,使人们认识到该项技术不仅是节水灌溉技术,在用水紧缺地区应用推广,同时它是现代农业配套技术之一,是科技含量较高的技术措施,可以为农业发展提供最优服务,因此温室微灌势在必行。总之,温室微灌技术不仅是一种先进高效的节水技术,亦是一种环境调控技术,其在现代农业尤其是设施农业中有着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2、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现代工业技术的成熟,使得微电子技术与机电一体化、计算机信息技术和自动控制、航空航天、3S等高新技术在不断的应用于灌溉管理领域,给高效节水的微灌技术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使其成为精确灌溉技术的主体。目前,世界上先进的微灌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是在微灌技术的基础上,按照技术集成和机械化程度,增加涉及土壤、墒情、肥力、病虫害、作物苗情长势,作物生长环境等的检测和监控,利用GIS进行查询和智能化农田灌溉管理专家系统辅助决策,用精确的灌溉设施及技术实现全自动化监控,按需定位、定量精确灌溉汇。
发达国家已普遍开始采用计算机、电测、遥测、遥感(RS实现动态监测)、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实现定位导航)、地理信息系统(GIS实现信息处理和辅助决策)等高新技术对灌区水情、土壤墒情、作物长势、田间小气候进行定位实时监测、预报,实现灌溉用水自动化动态管理。
实施灌溉管理自动化,能够有效地利用水源和能源,不仅大大减少劳动量,更重要的是它能精确定时、定量、高效地给作物自动补充水分,以提高作物产量、质量,并具有节水节能环保之功效;且自动化程度越高,对操作者本身素质要求越低,越易于操作。与以人工为主的管理相比,省水节能10~30%,增产10%左右,节省用于阀门、闸门操作和支管检查等的时间为1~2天。
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施工工程注意事项
目前节水灌溉在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有很多,所以为了不影响节水灌溉设备在日后的使用,在对节水灌溉设备进行施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
1. 参与灌溉工程建设的企业往往缺乏优秀的管理人才和良好的管理实力,尤其是在节水灌溉方面的专业知识人才尤为缺乏,因而难以利用专业知识对施工过程进行客观的判断,进而难以发现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终引发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
2.节水灌溉过程所设的监理是水电工程监理人员而在新型灌溉节水技术方面严重不足,尤其在当前面广量大的节水灌溉工程面前,加上缺乏相关规范的指导,因而难以全面的监理节水灌溉工程。
3. 节水灌溉工程施工的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加上一些工程施工企业的整体技术素质水平的专业性就不足,人员流动大、技术人员少等问题影响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质量。
4.施工作业应根据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期的需要,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施工作业的进度,并适当考虑种植期间管路开挖是否需要用地补偿的问题。
(1)提高水肥利用率
根据多年大面积示范结果,在玉米、小麦、马铃薯、棉花等大田作物和设施蔬菜、果园上应用灌溉施肥技术可节约用水40%以上,节约肥料20%以上,大幅度提高肥料利用率。
(2)节省劳动力
以广西南宁市一个80亩的砂糖橘园为例,常规浇水施肥每次需要8个人6天才能干完,总用工48个。采用微灌施肥技术后,每次浇水施肥仅2个人2天就可干完,总用工4个,不到原来的1/10。每亩每季平均节省约10个用工,比常规省工90%。
(3)提高土地利用率
沙地、河滩地、坡薄地、滨海盐土地、盐碱土地甚至沙漠等传统种植模式难以利用的土地,只要应用微灌施肥技术解决水肥问题,就能成为高产高效的好地。由于田间全部采用管道输水,代替了地面灌溉时需要的农渠及田间灌水毛渠及田埂,可节省土地5%~7%。
(4)保证养分均衡供应
因为微灌施肥能提供全面高效的水肥供应,尤其是能满足作物中后期对水肥的旺盛需求,非常有利于作物产量要素的形成。
(5)利于保护环境
微灌施肥条件下,设施蔬菜土壤湿润比通常为60%~80%,降低了土壤和空气湿度,能有效减轻病虫害发生,从而减少了农药用量,降低了农药残留,提高了农产品安全性。
(6)改善土壤状况
微灌灌水均匀度可达90%以上,克服了畦灌可能造成的土壤板结。微灌可以保持土壤良好的水气状况,基本不破坏原有的土壤结构。
一、生长特性
梨树是高大的落叶乔木,与苹果树有很多相似之处。比苹果树更加高大、强健、寿命长,有更强的干性、层性,也容易早期成花结果和连续结果。顶端优势十分明显,容易形成上强下弱和结果部位外移。萌芽率高,成枝力弱。因此,伸大枝多,分叉大枝少,树冠常常显得较稀疏。根系主根发达,分布更深,层性更加明显。幼树枝条更加直立,往往抱头生长。但刚定值的幼苗,根系伤口恢复慢,分根少,缓苗期长,加之修剪上多用轻剪长放,使早期的树冠生长较慢。大老树上部的枝条仍然直立旺长,但下部的枝条生长力很弱,往往形成短果枝群,果农叫“鸡爪枝”,也常有叶丛枝枯死,形成光秃带。潜伏芽多,寿命长,易萌发,利于老弱枝更新复壮。
二、枝芽特性
梨树的枝比较脆硬,大枝开角或结果过多容易劈裂和折伤。枝条按长短分类及标准大体与苹果树相同,有叶丛枝(<0.5厘米=短枝(0.5~5.0厘米)、中枝(5~15厘米)、长枝(15~30厘米)和旺枝(>30厘米)。多数以短枝和顶花芽结果为主,少数品种有中长枝和腋花芽结果。从树龄上说,幼树有中、长果枝、大老树则很少见。
花芽为混合芽,以顶花芽结果为主,腋花芽多数结果不如顶花芽好。花芽比叶芽的形态明显肥大,很容易辨认。花芽形成比苹果树容易,且在时期上稍早而集中,多数在6~7月形成,第二年春开花结果。短梢一般都没有腋芽,宜疏宜养不宜截。中、长梢基部3~5节为盲节,不宜重短截,但基部两侧多有副芽。副芽一般暂不萌发而形成潜伏芽。潜伏芽寿命长,受刺激易萌发,利于老枝更新。所以梨树的枝芽特性除萌芽率高、成枝力弱和顶端优势十分明显以外,还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枝条基部瘪芽少,副芽多;二是潜伏芽多数是由副芽转化而来,侧芽形成的潜伏芽较少。
三、生长结果习性
梨树在春季是先展叶,后开花。但与苹果不同的是在同一花序内边花比中心花先开,而且结果也较好。梨树的长梢多为春、夏梢组成,很少有秋梢。春夏梢上的芽都很充实,萌发率也很高,只是春梢上的芽夹角较大,夏梢上的芽夹角较小,这些特征在修剪时应注意利用。新梢上的叶片在幼嫩时无光泽,当面积长到大停止生长后才呈现出油光发亮,此时成为亮叶期。
亮叶期表面全年85%的叶量已经形成,树体的营养由消耗转向中、短枝顶芽开始花芽分化。梨树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很少发生二次枝。枝条的顶端优势和垂直优势很强,同一母枝上的单枝间生长差异较大。直上的枝短截后,由上向下发枝越来越短,很少有竞争枝,若不剪截进行缓放时顶芽是单条延伸,很少发生分枝。弯曲的平、斜枝多在弯曲的高处发长枝,在顶端和背上发较长枝,其他部位发中、短枝。梨树的枝条萌芽率高,成枝力弱,容易形成中短枝,特别是枝条在前期生长快,停长早,顶、侧芽都较饱满充实,利于成花结果。所以,梨树只要肥水充足和轻剪多放,就容易早果丰产。
梨树有花粉直感现象,授粉品种不会使果实的形状和品质发生变化。长、短枝之间分化明显,转化力弱。枝干下部的结果枝很易衰弱形成短果枝群,其枝龄超过6年后若不及时更新复壮,结果能力很快下降。结果枝在开花结果的同时,果台多能萌发副梢,当年成花,下年连续结果。果台复梢的多少和长短因品种不同而异,多数品种易形成“鸡爪”式的短果枝群。梨树的落花落果有落花重、落果轻的特点,而且后期落果较少。
滴灌系统中滴灌灌水器要符合以下的原则:
1、灌水器的出水量大小要适合作物需要。例如:果树林木灌溉一般需要较大的水量,因此选用紊流器作为滴灌灌水器,蔬菜瓜果一般用滴灌带或滴灌管。
2、滴灌灌水器的灌溉方式要适合作物需要。例如:黄瓜,西红柿等作物灌溉一般使用膜下滴灌带,膜下滴灌管灌溉以减少空气湿度,降低发病率。花卉、育苗、菌类一般采用微喷头或微喷带,增加空气湿度,促进作物生长。
3、滴灌灌水器的选择要遵循经济适用,科学合理,操作简单,管理方便的原则。例如:在滴灌系统中滴灌带灌溉造价最低,且运输方便,易于安装铺设;滴灌管造价较高,但使用年限久,平均造价低;压力补偿式滴头可操作性好,使用可靠,但施工安装复杂,人工费用高;滴箭简单方便,性能可靠,但是适用范围有限,在盆栽花卉景观中应用广泛;紊流器对地形适用性好,规格齐全,成本低廉,但安装复杂。
作为微滴灌系统中最常用的滴灌灌水器;滴灌带与滴灌管各有其优点与不足,滴灌带造价低,使用寿命短,适合短期种植;滴灌管价格高,使用寿命长,性价比更高。其中,内镶贴片式滴灌带,内镶圆柱式滴灌管是最受农户欢迎的滴灌产品。在使用的过程中,滴灌带与滴灌管经常和施肥系统(由施肥罐,施肥阀或文丘里施肥器组成),过滤设备(网式过滤器,叠片式过滤器,网式离心过滤器,砂石过滤器组成)配合地膜覆盖技术对作物进行膜下施肥与膜下滴灌,由于所有的灌溉水都通过PE管材与PE管件组成的各级滴灌管网输送,所以可以做到零损失,零蒸发,同时降低作物附近的空气湿度,提高地表温度,从而减少病虫害,增产增收。
【摘要】山东省是我国北方缺水比较严重的省份之一,淡水资源仅占全国淡水资源总量的1.09%,全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7略多,属严重缺水地区。在社会需水总量中,农业是用水大户,灌水过程相对粗放,水资源浪费十分严重,节水潜力较大。
也是农业大省,大型灌区数量和有效灌溉面积以及灌溉管理水平都位居全国前列,但也存在着灌区工程老化、水资源浪费、灌水新技术研究滞后等问题,影响和制约着灌区的发展。对21世纪初期山东省灌溉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山东农业灌溉生产与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1、导言
山东省是我国北方缺水比较严重的省份之一,根据1956~1999年降水资料分析,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76.5mm,淡水资源仅占全国淡水资源总量的1.09%,全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344m³,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7略多,属严重缺水地区。
水资源的紧缺,不仅严重阻碍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阻碍了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群众生活质量的改善,而且使城镇和工业用水不断挤占农业用水,制约了农业的持续发展,同时由于过度拦蓄地表径流、过量引用地表蓄水、超采地下水,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使河道干枯、湿地萎缩、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面沉陷、海水入侵、生态环境恶化等。根据预测分析,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全社会需水量会继续增加,缺水的情况将更加严重,水资源供需的矛盾将日益加剧。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的现象将会越来越更加突出。因此农业用水面临的形式将会日趋尖锐。
而且从现状农业用水状况分析,其灌水过程相对粗放,水资源浪费十分严重,节水潜力较大。因此,在保证粮食产量满足社会需要的前提下,缓解农业灌溉用水危机问题,大力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是必由之路。
2、山东省农业节水灌溉现状及节水潜力分析
从灌溉模式上看,全省2/3以上的灌溉面积仍采用土渠输水、无畦或宽、长畦、大水浸灌的灌水方式。
从各种灌水模式在农作物间的应用比例上看,渠灌和管道灌溉大多应用于大田作物,喷、微灌、特别是微灌一般用在果树、蔬菜等经济高效作物的灌溉上。
根据对全省部分灌区的调查和统计资料分析,全省引水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系数一般在0.4~0.45左右。井灌区由于输配水渠道少、距离短,灌溉水利用系数相对较高,而引黄、引河、引湖灌区一般输水渠道距离较长,渠系组成复杂,灌溉水利用系数相对较低。
综合分析全省各灌区的现状,工程配套差、设施老化、损毁严重、输配水技术落后、田间灌水方式不科学、节水意识淡薄、管理粗放、管理体制不顺等是影响灌区节水、灌溉水利用系数低的主要原因。此外,主要的农业生产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低、灌溉水价低和现代化灌水技术投资较大、经济效益不明显等也是全省灌水技术落后、灌溉水利用系数低的原因。
3、对山东省灌区改造与节水技术的思考
山东省地域广阔,地质土壤、气象水文条件各异,农业生产结构、社会经济状况、灌溉发展现状等也不相同,依据灌溉水源的不同、区域内农业种植结构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的不同,将全省分为引黄灌区、水库灌区、引河灌区,大田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大棚蔬菜、牧草和果树等五种不同作物田块,胶东优质高效农业经济带、城市周边休闲观光农业区、黄河三角洲土地改良示范区等三个不同的发展地区,根据不同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各种节水技术的特点、适用条件、节水效果、投资情况等,按照技术可行、方便实用、经济合理、易于管理的原则、对不同区域的工程节水模式进行规划。
(1)引黄灌区
全省有引黄灌区53处,设计灌溉面积2509.3千ha,是山东省重要的粮油和蔬菜生产基地,涉及沿黄九个地市,90%以上的面积位于黄泛平原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地下水储量及埋深以黄河为中轴向两侧呈山脊形分布,盐碱地比例相对较高。
根据引黄灌区的水资源状况及农业种植结构、种植习惯等,该区应坚持井渠结合、以井保丰、以井改碱的灌水模式,巩固现有灌区规模。在节水工程模式上,以渠道防渗衬砌为主,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实行管渠双线配套,因地制宜地发展渠灌和管灌(或喷灌),对大棚作物,应推广“四位一体”的生态种、养模式,大力推广微灌工程。
(2)水库灌区
水库灌区主要分布在鲁中、鲁南及胶东半岛的山丘区,设计灌溉面积1392.36千ha。
由于山丘区特殊的地形条件,灌区耕地高差较大,自流与提水灌溉方式并存。该区经济比较发达,果树等经济高效作物种植面积较大,水资源比较紧张,供需矛盾较大,在节水灌溉工程上,应以渠道衬砌工程为主,依据地理条件依水源、依地选择发展自压管道灌溉和喷、微灌工程;并根据区域水文、地质、土壤条件,实行井库结合、库库联网,实现库水与地下水的联合调度、库与库(塘坝)联合供水,提高供水保证率。
(3)引河灌区
引河灌区主要分布在沂、沭河中下游,地形起伏较大,地块相对分散,自流灌溉、提水灌溉多种方式并存,供水保证程度低,集中连片地进行节水工程改造较为困难,因此应建立引河为主、库水补缺、渠井结合的灌溉水源模式,实现多水源联合调度,同时因地制宜地选择渠道防渗或管道灌溉,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喷、微灌。
摘要:
水是一切生命过程中不可替代的基本要素,水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我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300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109位。而且时空分布很不均匀,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秋多,冬春少;占国土面积50%以上的华北、西北、东北地区的水资源量仅占全国总量的20%左右。
近年来,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农业干旱缺水和水资源短缺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而且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按现状用水量统计,全国中等干旱年缺水358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灌溉缺水300亿立方米。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年均受旱面积达2000万公顷以上,全国660多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发生水危机,北方河流断流的问题日益突出,缺水已从北方蔓延到南方的许多地区。由于地表水资源不足导致地下水超采,全国区域性从地下水降落漏斗面积已达8.2万平方公里。
发达国家的农业用水比重一般为总用水量的50%左右。目前,我国农业用水比重已从1980年的88%下降到目前的70%左右,今后还会继续下降,农业干旱缺水的局面不可逆转。北方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已经很高,开源的潜力不大。南方还有一些开发潜力,但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
我国农业灌溉用水量大,灌溉效率低下和用水浪费的问题普遍存在。目前全国灌溉水利用率约为43%,单方水粮食生产率只有10公斤左右,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灌溉水利用率70%~80%、单方水粮食生产率2.0公斤以上的水平。通过采用现代节水灌溉技术改造传统灌溉农业,实现适时适量的“精细灌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灌溉系统合理地推广自动化控制,不仅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缓解水资源日趋紧张的矛盾,还可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降低农产品的成本。
本次设计是采用PLC控制多路不同的土壤湿度,浇灌的开启和停止完全由土壤的湿度信号控制,能使土壤的湿度值保持在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最佳范围之内。这样既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又能节约宝贵的水资源。
1、自动浇灌系统简介
系统采用自行研制的湿度传感器监测土壤的湿度情况,当土壤湿度低于所要求的值后,自动开启水泵电机和电磁阀,对该土壤浇水,当湿度达到所要求的值后,停止浇水。
为满足不同作物或同种作物在不同生长期对土壤湿度要求的不同,本系统采用PLC多路控制,在PLC的程序中设定相应的比较值(上下限) ,以便每一路均可设定不同的湿度控制范围。工作中把传感器的当前信号与程序的设定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决定土壤是否需要浇水,若当前信号达到设定的下限值,则开启浇灌系统对作物进行灌溉;当土壤湿度达到设定的上限值,则关闭浇灌系统。
2、电气原理
图1中输入电压是AC220V。空气开关选用DC47-60C5。是一种既有手动开关作用又能自动进行欠电压、失电压、过载和短路保护的开关。KHDY1开关电源具有两路输出,一路是DC24V,为PCL供电;另一路是DC5V,为湿度传感器电路和水位自动控制电路提供电源。KHDY2开关电源输出DC24V,为电磁阀和继电器提供电源,两个开关电源均为50W。
低压微喷技术是目前世界上对农作物水分进行有效调节的一项先进技术。良好的灌溉设施是现代果园管理中保持丰产稳产的重要措施。为促进柑橘生长,提高柑橘机械化耕作水平,提高柑橘的产量和品质。经试验表明,该技术投入少,操作简单,见效快,效益好,是一项橘农喜欢使用的实用技术。
一、系统组成
整个系统由动力控制、水源工程、低压输送管道、微喷带四个部分组成。
①动力控制:包括电动机(柴油机)、水泵、过滤器等。
②水源工程:是指为获取水源而进行基础建设,如修建蓄水池、过滤池、挖掘水井等。喷灌用水要求使用干净、无病菌的河水或井水,水质要求酸碱度中性,杂质少,含盐量低,不堵塞管道。
③低压输送管道:主要包括低压干管道、支管道、控制开关等,常用6寸、4寸管为主,管道安装从大到小。
④微喷带:常用单孔或左右两孔、左中右三孔。
二、微喷带技术的优点
1、柑橘园微喷灌设备的安装、使用、操作非常简单。除安装设备有一定技术要求外,使用和操作一般橘农都能使用。只要橘园需要用水,就可以随时通过蓄水池放水或直接启动抽水机进行加压喷灌,设备的维修也易于使用的大众化技术。
2、此项技术与传统漫灌技术相比,节水效果明显,一般可节水70%~80%。
3、微滴灌按作物需水规律均匀灌溉,灌溉水量小,既满足了作物需要,又可以对地温的影响降到最小,从而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提早成熟与上市。
4、微滴灌可随水施肥用药与作物根际附近,提高肥料与农药的利用效果,节省生产投入。
5、可有效地降低湿度,减少病害的发生。
6、省工、省力,降低灌溉时的劳动强度。具测算,普通橘园每年需灌溉3~4次,按每次60元计,一年需200元左右支出。而使用微滴灌技术的橘园,每次灌溉仅需6~8元,每年只需30元左右,经济效益显著。
三、微喷带优点:
1、微喷带使用水压低,喷灌面积大,可减少配套设备成本。
2、微喷带安装使用简单方便;使用长度长,重量轻,配套使用专用微喷带直通,微喷带旁通等管件,安装拆卸简单方便,可节省大量劳力。
3、容易移动和保管:使用配套专用卷收器,使卷收的微喷带便于移动使用和保管。
4、同时可施肥:喷灌时,使用配套的的液肥添加器,同时可以施肥。
5、微喷带投资成本低,灌溉效果好,应用微喷带灌溉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集中连片,田块平整,配套水、电、路设施完善,耕地质量和地方等级提高,科技服务能力得到加强,生态修复能力得到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主要涉及田、土、水、路、林、电、技、管8个方面:
1、田:通过归并和平整土地、治理水土流失,实现连片田块规模适度,耕作层厚度增加,基础设施占地率降低,丘陵区梯田化率高。农田有效土层厚度达到1250px以上,耕作层厚度达到500px以上,田间基础设施占地率下降到8%以下,丘陵区梯田化率不低于90%,形成一批1万亩、3万亩和5万亩以上的区域化、规模化、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基本农田。
2、土:通过土壤改善土壤质地,增加农田耕作层厚度,促进良种良法的推广,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12g/kg,各项养分含量指标应达到当地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体系的“中”或“高”值水平,土壤pH值保持在5.5~7.5,耕作层土壤重金属含量指标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影响作物生长的障碍因素应降到最低限度。
3、水:通过大力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快推广节水增效灌溉技术,增加有效灌溉面积,提高灌溉保证率、用水效率和农田防洪排涝标准,提升农业生产的水利化程度。灌溉保证率达到50%以上,排涝标准达到5年~10年一遇,农田防洪标准达到10年~20年一遇,田间工程配套率达到80%以上,灌溉水利用效率和水分产出率明显提高。
4、路:通过田间道(机耕路)和生产路建设、桥涵配套,解决农田“路差、路网布局不合理”问题,合理增加路面宽度,提高道路的荷载标准和通达度,满足农业机械通行要求,促进农业机械化。田间道路直接通达的田块数占田块总数的比例,平原区达到100%,丘陵区达到90%以上,满足农机作业、农业物资运输等农业生产活动的要求。
5、林:通过农田林网、岸坡防护、沟道治理等农田防护和生态环境保持工程建设,解决防护体系不完善、防护效能不高等问题,扩大农田防护面积,提高防御风蚀能力,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打造农业防灾减灾的重要生态屏障。农田防护面积比例应不低于90%。
6、电:结合农村电网改造等工程建设,通过完善农田电网、配备必要的输配电设施,满足现有机井、河道堤水、农田排涝、喷微灌等设施应用的电力需求,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夯实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保障。
7、技:通过加快推广农业良种良法、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完善农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强服务能力,提高良种覆盖率、肥料利用率、农林有害生物统防治覆盖率和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5%以上,基本形成农田监测网络,田间定位监测点覆盖率达到85%,农作物病虫害统防治覆盖率达到50%以上,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良种覆盖率达到96%以上。
8、管:通过明确管护责任、完善管护机制、健全管护措施、落实管护资金,确保建成的高标准农田数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使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长久发挥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