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 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时雨塑胶

水稻节水灌溉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全国水稻产量约占粮食作物总产量的40%,稻田面积约占全国粮食作物总面积的28%。我国水稻小部分分布在北方(淮河——秦岭——白龙江以北),虽然所占比重不大,但绝对面积达数百万公顷,不容忽视。北方稻区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不足,水量供需矛盾日益严重,甚至有些地区由于缺水而难以维持继续种植。

全国大部分稻田分布在南方,在该区域,水稻的灌溉用水量占总灌溉用水量的90%以上,虽然南方降水及水资源比北方丰富,但由于降水在年际、特别是年内分布极不均匀,水资源在地区间的分布亦不均匀,南方每个省(自治区)都有成百万亩的稻田水源不足,加之工业、城镇及乡村生活用水的急剧增长,缺水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无论北方和南方,推行水稻节水灌溉,挖掘水稻地区农业节水潜力,对促进当地农业生产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水稻节水灌溉模式

所谓水稻灌溉模式,系通过灌溉与排水,使水稻田间在不同阶段形成的水分状态,以及不同阶段内有水层时灌前最低水深、灌后最高水深和雨后允许的极限水深,无水层时灌前最低土壤含水率,或者露田或落干(无水层)天数、晒田天数等相应的控制标准。灌溉模式不同,灌溉制度(灌水次数、时间、定额与灌溉定额)亦不同,灌溉模式对水稻产量以及水土环境亦有显著的影响。

在我国1990年颁布的全国《灌溉试验规范》中,对于稻田田间水分状况一些术语的含义,提出了以下标准:深水——水深大于60mm;浅水——水深为10~60mm;湿润——水稻根层土壤含水率为饱和含水率的80%至田间10mm水深;晒田——根层土壤含水率低于饱和含水率的80%。

根据我国多年的试验研究与实践,符合水稻节水、丰产的田间水分控制方式,基本可归纳为以下两点:

(1)“浅、湿、晒”模式

该模式是我国应用地域最广,时间较久的节水灌溉模式,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大面积推广的“薄、浅、湿、晒”灌溉,北方推广的“浅湿”灌溉等。

北方地区(辽宁等省)所采用浅湿灌溉的田间水分控制标准为:插秧和返青期浅水,保持30~50mm浅水层;分蘖前期、拔节孕穗期、抽穗开花期浅湿交替,每次灌水30~50mm,至田间无水层时再灌水;分蘖后期晒田;乳熟期浅、湿、干、晒交替,灌水后水层深为10~20mm,至土壤含水率降到田间持水率的80%左右再灌水;黄熟期停水,自然落干。

(2)“间歇淹水”模式

我国北方以及南方的湖北、安徽、浙江等省成功地采用了这种模式。其水分控制方式为:返青期保持20~60mm水层,分蘖后期晒田(晒田方法如浅、湿、晒模式),黄熟落干,其余时间采取浅水层、干露(无水层)相间的灌溉方式。

依据不同的土壤、地下水位、天气条件和禾苗长势与生育阶段,可分别采用重度间歇淹水和轻度间歇淹水。重度间歇淹水,一般每7~9d灌水一次,每次灌水50~70mm,使田面形20~40mm水层,自然落干,大致是有水层4~5d,无水层3~4d,反复交替,灌前土壤含水率不低于田间持水率的85%~90%;轻度间歇淹水,一般每4~6d灌水一次,每次灌水30~50mm,使田面形成15~20mm水层,有水层2~3d,无水层2~3d,灌前土壤含水率不低于田间持水率的90%~95%,这种轻度间歇淹水方式,接近于湿润灌溉。